夜
小
中
大
是反对朝廷决议啊,那就好,那就没事了。李太后顿时松了口气,点头道:“那你且说来听听。”
“皇上自继承大统以来,克勤克勉,德昭功显,朝廷上下对封禅一事大抵都甚支持,儿臣女流,自不敢言异。然则听闻封禅之事最多不过一两年间便将成行,如此则有一桩麻烦——皇上若离京南下,何人可以居守?”
李太后闻言恍然,原来是这件事啊。
居守,意思是留置守护,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太子、亲王或者重臣负责镇守京师或行在,基本上相当于监国。
按照大明的规矩来说,皇帝出远门,监国的基本就是太子。极个别时期因为没有太子,可能由亲王监国。至于重臣监国,这个目前尚未有过,只是理论上是可以有的。
皇后提出这个问题,李太后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现在可还没有太子呢,皇上要是南下封禅泰山和拜谒孝陵去了,那找谁监国?
要知道,现在不仅太子没有,京中也没有现成的亲王——皇上唯一的胞弟只有潞王朱翊鏐,而且按照一般原则来说,也只有潞王可以作为亲王监国。可是,总不能为此还先把潞王叫到京师来吧?
再说,大明的监国权力极大,而潞王在封国的名声可不算太好,真要让他监国,万一搞出点什么问题来,谁负责啊?
大明朝的监国制度,最开始朱元璋提出的,但因为太子朱标早逝,实际上不曾出现,朱元璋也就没有为此花费太多心血,制度上并不完备。后来朱棣靖难,监国制度才真正出现并且逐渐完善。
当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靖难,燕王世子朱高炽奉朱棣之命居守北平。
在这场战争中,朱高炽以一万多人马力阻建文帝朱允炆调集周边大军的多次猛烈进攻,使得朱棣的后顾之忧消失于无形之中。
在朱棣攻入南京成功即位时,仍令朱高炽居守北平,不但锻炼了朱高炽的政治、军事才能,也让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固若金汤、稳如泰山,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支撑。
朱棣登基初始并没有马上册封皇太子,而且在登基第二年的春天才册立燕世子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炽在帮助朱棣夺取政权的靖难之役中可谓功不可没,但是在其被册封为太子的过程中却颇有曲折。
朱高炽坐上太子之位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汉王朱高煦,朱高煦身材健壮,精通骑射,常年于军中作战,身经百战,深得朱棣宠信。
朱棣在朱高煦和朱高炽之间犹豫不定,最终为了尽快稳定国家政权聚拢民心,还是册立了早在自己还是燕王时期就被太祖亲封为燕世子的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的权利范围中心是北平府,所以在朱棣继位后便有了迁都至北平府的想法。在农业时代,迁都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十分耗时耗力。为了顺利迁都,加上锻炼太子朱高炽管理国家的能力,明成祖朱棣决定让朱高炽代为监国。
史书中记载:“朕今巡狩北京,命尔监国。天下之务,所系甚重。”
永乐七年,明成祖朱棣第一次命太子监国,对于太子监国有了很大的期望,也赋予了监国相当大的权力,并命令各大臣在一旁辅佐,查缺补漏,以治天下之事。
对于太子监国的种种礼仪与权力的范围,分别在永乐十二年与永乐十三年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规定,明确了太子监国的权力与皇权存在的差别,史称“三番定治”。
在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共发生了六次太子监国,分别在建国前后各三次,其中五次由于朱棣御驾亲征、一次是北巡。最长的一次历时三年零七个月之久,最短的一次只有四个月的时间。
朱高炽代为监国时手握权力巨大,拥有任免国家官员的权利,除了中央六部、都察院、地方布政使和王府以外的官员,太子都可以对其按律令进行升降或者任免。这些还只是人事权力,其余诸如司法权之类,连说都不必说了,基本就是“如朕亲临”。
正因如此,太子监国之时也往往会被皇帝留下一些亲信辅政——辅政的确不假,但他们显然也同样负有监督太子的责任。毕竟是如此巨大的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都不算特别保险,又何况是一位已经之国的兄弟呢?
李太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