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第173章邓氏外戚掌权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体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当然这君王后宫也不能一日无主。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邓绥便因其贤德,获得朝廷上下一致同意,而被册立为后。刘肇在之前的立后讨论上言辞恳切地说道:“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继宗庙,母仪天下,岂能轻视?朕以为邓贵人德冠后宫,贤称天下,最为合适。”

    邓绥之谦虚恭顺、贤良淑德,足以领袖后宫。刘肇之明辨是非、以民为本,亦足以治理天下。眼看皇朝的未来蒸蒸日上,汉室江上也将恢复汉武大帝在世之时的隆盛。殊不料,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刘肇病逝,而且其后人多不堪承继大业,要么患有笃疾,要么夭折殒命,唯一的刘隆(后来的汉殇帝)也年仅百日,未脱襁褓。邓绥顺理成章地临朝听政,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并自称为“朕”。邓氏家族随即成为又一个窦氏,外戚力量再一次崛起。

    邓氏戚族掌权

    当此之时,刘肇突然病故,年仅二十五岁的邓绥便即刻命人将刘隆从宫外寄养处(其实,在刘肇死之前,自己是有很多的子嗣的,只是不知为何,大多数在很小之时便夭折了。甚至皇帝刘肇曾经还怀疑,是不是有人在宫中暗害自己的子嗣。多次明察暗访,竟然没有任何结果。无奈之下,刘肇只能在孩子一出世之时,便将之抱到宫外由专人领养)寻回,立为太子。

    从这个东汉局势的变化看来,刘肇依然算得是一个好皇帝。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不可多得。然而他终究摆脱不了东汉皇帝短命的诅咒,年仅二十七岁就弃大汉数百年基业而去。

    依照旧历,刘肇一死,应该是其长子刘胜继位,可惜他年少多病,多年不治。大汉这么重的胆子,便交到了汉殇帝刘隆的手中。实际上,刘隆至死都才两岁,又何谈执掌大汉这么大的基业。刘隆虽然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大汉后继有人的标志。而真正的权柄,则悉数握于邓绥之手。


    邓绥被尊为皇太后之后,便任命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与掌管尚书事务,百官都听从他的管理;光禄勋梁鲔为司徒。不久,司空陈宠死,邓绥便任命太常尹勤为司空;此前又封刘隆之皇兄刘胜为平原王。刘肇还在世的兄弟,包括清河王刘庆、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等人来洛阳为和帝尽孝之后,便被遣返回自己的封地。

    首先,邓绥颁布法令,饶恕过去的罪徒。例如宽恕窦太后的族人。又如优待和帝的其他贵人,让她们在后宫之内和睦相处。此外,对于当年的巫蛊事件也没有继续追查下去,对于一些含冤之人如和帝的宠臣吉臣等也拨乱反正,为其平反。

    其次,则是提倡节约简朴,反对奢华浪费。最后则是以人为本,收揽人心。在邓绥临朝听政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革除自己所见的一些弊端。先是反对淫祀,而后邓太后以为,治理国家应以教化为本,而不应专注于刑罚,因为从根本上解决犯罪的思想才是革除社会不良现象的最好手段。

    殇帝延平元年(公元106年)五月,邓绥下诏大赦天下,犯法禁锢者一律释放为平民,以“柔”治天下。

    第三,东汉自开国至殇帝八十多年的时间内,入宫宫女甚多,造成了“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到了延平元年六月,邓绥有鉴于宫女太多的弊端,一次诏免后宫达六百余人。当然,任何一个成就宏图霸业之人,必然是对百姓仁爱,对属下严苛。何况邓绥虽然贵为皇太后,却并不是实质上的皇帝。

    在立刘隆为帝之前,朝中就有人非议。认为刘胜虽然偶有疾患,却并不是不能治愈,只因为当时他已经八岁有余,一旦长大,就不能够为邓绥所掌控了。于是,还身在襁褓之中的刘隆才得以承继帝位,被邓绥玩弄于股掌之中。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邓绥也向世人展现出她最为厉害和犀利的一面,即大肆封赏自己的族人。例如将自己的大哥邓骘从虎贲中郎将升为上蔡侯、车骑将军,位比三公,同时掌管了兵权,也就为其统治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弟弟邓悝从黄门侍郎升为虎贲中郎将,与大哥遥相呼应;另两位兄弟都晋升为侍中,于文官中也是显赫一时、地位尊崇的人物。

    而邓绥太后的眼光之长远,在当时而言也是首屈一指的,特别是设立刘隆为太子,继而拥其为帝,让人不得



第173章邓氏外戚掌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相关:    锦鲤弃妇:随身空间养萌娃  诡异监管者  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  斗将行  命中注定的明日方舟  
同类最热
搜"历代王朝更迭"
360搜"历代王朝更迭"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