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文不爱财,武不惜死。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有问题,但王彦现在也算久经世事,不是听了几句口号,就热血上涌的愣头青,他想的事情已经多了很多。
大明有个有名的清官儿,海瑞海青天,他是不爱财,但那可怜的俸禄,却连老母妻儿也难以养活,全天下那么多学子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高中,难道就为了像海瑞一样,显然不太可能,所以在朝廷俸禄改革之前,文不爱财,还是不要提了。
再,武不惜死,但问题是,武为什么要惜死?
满清南下之时,江北四镇望风而降,几乎没有什么抵抗,之后横扫浙东,杀入福建,也是叛将如云,这些将领为什么不战而降,全部都不知羞耻,不分是非吗?显然不是,他们心中大多知道一些,只是他们不在乎罢了。
可反过来问,他们为什么要在乎呢?
自宋以来,以文制武就是基本国策,明朝也继承了着一,武臣们的地位不能跟文臣相比,他们不仅有文臣牵制,还多了个太监监军。
这样的处境,怎么会有军队的荣誉感?他们绝大多数也没读过什么书,没人教他们忠孝节义,就更不要谈什么保家卫国了。
地位底下,待遇又不及文臣,俸禄又少,又没受过教育,既然这样,形势不对,临阵投降,这不就是大多数人的心态么?他们凭借什么不惜命呢?
五忠军的库房,可不是王彦一个人的,那是十余万五忠军的,正是靠着这些钱财物资,才能给士卒双饷,将官三倍军饷,才能建立忠烈祠,才能抚恤士卒家眷,才能逐渐培养起五忠军的精气神,不然怎么让将士效死。
这些钱粮可都是将士们战场上拿命搏来,有这些钱粮在,士卒就知道,战死了就算朝廷不抚恤,五忠军也会抚养他的家人,士卒才能安心上战场,才会奋勇作战。
现在朝廷要白拿,那他们怎么想,今后拼死作战,打下城池,缴获的物资是不是朝廷也要全拿,那还拼什么命呢?
王彦知道,他觉对不能坏了规矩,每场仗下来,缴获的物资,他与朝廷分了之后,剩下的就是五忠军的,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他要是同意了,那他在五忠军之中的威望,立刻一落千仗,五忠军的战力也会立刻缩水。
片刻之间,王彦心中便闪过许多事情,他心中多少有些失望,他已经想明白了,动用五忠军的库房,对于皇帝而言,是一件双雕的事情,即可以解决支援川蜀的问题,又能打击他在五忠军内部的威望。
王彦心里长长一叹,皇帝这是想利用他的忠心,来乘机削弱他,看来王何联姻,加上这次东征胜利,皇帝已经感到害怕了。
王彦想明白这些,心里虽然一阵波动,但整个人却并不愤怒,他见皇帝与大臣都看着他,沉默半响之后,才出列道:“陛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援蜀之事,事关重大,兵马动辄数万,粮饷动辄百万,切记不能草率。臣以为,此事还是容臣多了解一下局势为好!”
王彦的话语,在皇帝与几位阁老看来,显然就是不想动用五忠军的库房,这让隆武皇帝有些病态的脸上,一下惨白。
这一次提议动用五忠军库房,如果王彦答应了,那对于隆武第而言,除了一件双雕之外,他的心也会安定下来,但是王彦一旦拒绝,他今后恐怕也就寝食难安了。
殿上,随着王彦语毕,气氛一下凝重起来,苏观生眉头紧皱,再他看来王彦这次打了胜仗,但却低调回京,侍君可谓极为得体,对于大明也一直忠心耿耿。
“楚国公,之前使者也过,西军连成都都丢了,形势可见有多危机。算下时间,使者离开川蜀已经有一个多月,四川的战事进行成什么样子,只有天知道!本阁以为眼下绝对不能再拖下去,国公统领大军,应该当机立断!”苏观生看了一眼脸色惨白的皇帝,又看向王彦,不禁急了起来,因为他没有想到,事情居然没有向着他想象的方向发展。
此时他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下了一个大错误,他认为王彦是百分之百会同意,因为以王彦的大局观,不可能不知道川蜀的重要性,那是必救之地,但朝廷又确实没钱,最后肯定只能动用五忠军的库房,没有别的选择,王彦只能答应,而如此一来,川蜀的问题